PhD scholarship

看到這個消息真是頗令人扼腕的,因為敝人都快要走完博士學業之途,教育部才推了這個方案。不過現在才剛要考慮要不要念的朋友,您真的有福了!不過敝人相信申請的門檻和要求的素質自然不低 (pic from: www.scholarshipstimes.com)

博士班獎學金,教育部擬定培育博士計畫: 公費獎學金概念提供人文社會領域博士生每月約三萬元 (自傳,申請辦法,推薦函,範例,留學,繳稅,大學,台大,感謝函,研究生,大學生,出國,scholarship)

公費培育 人文社會博士月領3萬 (引自 2013.11.25 聯合新聞網)

為重點培育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頂尖人才,教育部研擬培育博士計畫草案,最快明年二月開始,將公費概念,提供人文社會領域博士生每月約三萬元獎學金,博士生只要提出讀書計畫就能競爭申請,希望讓博士生不必打工、專心攻讀,不要半途而廢 (要修課、準備畢業資格考、畢業條件[英文檢定、展覽、比賽有的沒的]、發表一定數量的SCI,SSCI國際期刊與參加國際研討會、實驗室老師的工作和國科會等等,是念博班的基本,但這些事情通常都沒什麼報酬,所以你還必須去打工來養活自己和回饋家裡,壓力真的很大)

*補充:做了這麼多事情,可能一個月也才1W左右,但實質上是近4-6W/月 薪水的工作內容與專業程度。這根本的問題,就在大部分跟學校與博士有關的工作都是極為低薪甚至於無薪,反倒是用1/3的時間去外面工作就可以賺到近3萬的薪水,這也是博士生普遍賴以生存的資金來源

教育部統計,台灣平均每年畢業的博士生人數約三千五百人,其中人文社會領域占三成,約一千兩百多名,未來公費名額希望至少達三分之一,即每年新增四百多人;包含公私立大專校院博士生,只要提出讀書計畫就能申請。這項公費計畫每年所需經費至少一億,經費來源將由教育部、國科會籌措。由於出路受限,國內各大學博士班缺額逐年增加;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日前也批評,台灣這麼多博士,讓他「很感冒」。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表示,流浪博士多,今年畢業的三千八百名博士中,就有約二千五百名是沒有找到教職的流浪博士 (出路受限才是重點,不然就是降低入取人數,嚴格控管品質;同時,也要讓博士被訓練的過程中多與產業接軌)

教育部希望改走量少質精的博士培育政策,明年博士核定名額也將減少一成,並提供優秀的人文社會領域博士生獎學金 (直接減少5成比較有效,1成沒什麼感覺)。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倪周華表示,這兩年願意攻讀博士的學生越來越少,尤其人文社會領域,畢業工作不好找,就學期間也較難申請國科會計畫,多數必須打工兼差才能完成學業 (國科會有是另外一個坑,有些教授手上7-8個案子高達近億元的資金,但大部分的人都是申請不到,完全就是掌控在少數人的手裡,知道內幕者就清楚國科會根本毫無X平可言)

倪周華說,博士做研究最需要的就是專注,若分神工作,不是半途放棄學位,就是不斷延畢,博士一念九年,結果畢業年紀太大,空有學歷頭銜,卻做不出有貢獻的研究。倪周華表示,現在產業都不用博士生,原因在「品質不高」,若改成重點培育人才,可增加博士競爭力;且教育部的「教育輸出」政策,遠程目標之一就是鼓勵大學在海外設分部,屆時國內自行培養的博士就能到海外任教 (博士生念這麼久大部分都是因為老師未善盡指導之責反倒是學生需要去自己幫老師寫出SCI和SSCI的文章,非常可笑,付了學費卻變成廉價,甚至於無薪的勞工,只為了幫老師升上教授或副教授,這才是問題所在;這種指導,難道品質還會高嗎?通常高品質也是因為學生自己的努力佔了極大的部分)

*補充:雖然以比重而言,上述的情況佔了極大多數,但筆者自己一路每個階段上碰到的老師都很不錯,自己也抱持著感恩的心;所以,若您對博士還有夢,這篇僅供參考即可,並且用您自己五感去感受這段過程,是否會有不一樣的解讀。

 
 

煩請您不吝幫忙2015.3月剛成立的"粉絲團"與"文章"按讚分享 謝謝您!
(請不要使用手機版觀看敝站,煩請使用電腦網頁版,感恩)

 

*若覺得文章有幫助,煩請不吝留個言與四周看看,感謝您的支持。

[延伸閱讀]

其他獎學金討論與分享(Click)  出國讀博士1年獎助123萬尖端科技人才培育(Click)

行天宮長期培育獎學金(Click)  財團法人中華扶輪社教育基金會獎學金:人脈關係是重點

郵局例年安慰獎一覽表(熱血連四槓)  郵政壽險保戶子女獎學金說明與經驗分享

[博士獎學金]2014年教育部擬定"培育博士計畫",以公費獎學金概念提供人文社會領域博士生每月約三萬元(30000)獎學金 (自傳,申請辦法,推薦函,範例,留學,繳稅,大學,台大,感謝函,研究生,大學生,出國,scholarship)

arrow
arrow

    Yo-Wen L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